今年是花東縱谷景觀遽變的一年。鐵路電氣化後,普悠瑪號開進台東,象徵新時代的里程碑;原本轟隆隆的火車頭幾乎消失在這段鐵道上,花東線的普快車也功成身退。新一年度的鐵道明信片,就以「蛻變的‧花東線」為主題,紀錄花東縱谷的曾經與蛻變。
明信片正面。
連綿不絕的農田景觀一直是花東縱谷間美麗的風景,從插秧、施肥、結穗、收割、放水、燒稻稈培養地力等景象在明信片裡也能見到。結實纍纍的金黃稻田、收割後成片的土黃色景觀、辛勤插秧的農人、稻田放水時美麗的倒影、以及被夕陽暈染成橙黃色的溪流潺潺,都是今年在奔馳花東縱谷時,留下的美麗回憶。
明信片背面。
明信片設計的部分,今年維持去年的版面,正面圖片上光,讓明信片也有相片的質感以及正面字體縮小,避免破壞照片版面。背面部分與去年大致相同,採用糖果色調,8張明信片可組成五彩繽紛的彩虹;個人資訊縮到最小,增加使用者自行運用版面的空間;彩色的QR CODE融入背景色彩才不會太突兀;明信片底部文字說明可供使用者了解明信片裡的故事;而背面不上光,保有書寫吸墨力,美觀又實用。
明信片一套8張,分為4張的「蛻變」與4張的「懷舊」,從最新穎的普悠瑪號、電力機車牽引各式莒光號,回到轟隆隆的柴電機車頭、開窗兜風的銀白色系普快車,承先啟後,展開全新的花東風景。以下分別介紹8張明信片:
1.蛻變‧普悠瑪號行經客城橋
花蓮縣‧玉里鎮‧客城橋
縱谷農田為一年兩至三穫。秋天是豐收的季節,金黃稻穗結實纍纍,稻浪隨風搖曳;台灣欒樹花開,初秋時開滿黃色小花後,隨即長出紅色蒴果,讓客城橋更加繽紛燦爛。
源城里
分為水源與客人城兩聚落。水源湧出山泉極為甘甜;古時候客籍居民常與原住民爭執,因此在家園四周砌石牆以防侵犯,像城堡一樣,故名客人城。既維護安全又可保護水源。
客城橋是著名的攝影景點,許多攝影家都會在此捕捉火車呼嘯而過的風采,不免讓人覺得在這裡取景略微了無新意。初秋時節,粉嫩的台灣欒樹與結穗成片的金黃色稻浪,成為最大的亮點,為平凡的紅色鋼橋畫龍點睛,因此,我把它放在明信片的首張照片。
2.蛻變‧彩繪普悠瑪號行經東竹車站
花蓮縣‧富里鄉‧六十石山
海拔964公尺,地勢遺世獨立、居高臨下,可俯瞰縱谷平原與秀姑巒溪流勢。盛夏時金針花盛開,漫山金黃花海遍布;夜晚繁星點點,是賞銀河的最佳首選。
羅山遊憩區
位在海岸山脈旁的小農村。螺仔溪上游的斷層地形造就了羅山瀑布,水量豐沛;泥火山噴出來的泥漿含有瓦斯和鹹味,呈弱鹼性,含有礦物質,被居民作為燒水煮飯的材料之一。
其實當初很猶豫要不要選這張照片做成明信片。收割後的稻田呈一片光禿,看似了無生機,卻也象徵了一季節的豐收。彩繪普悠瑪號融合了熱氣球、縱谷草原、海岸風景、縱谷農田、豐年祭等東台灣的印象之美,穿越縱谷平原,也記錄了農人重要的時節之一。
3.蛻變‧普悠瑪號行經富里車站
花蓮縣‧富里鄉‧富里車站
現行營運車站中花蓮縣內最南端的站。民國11年完工時名為公埔站,民國26年改為富里站。因秀姑巒溪河道偏西,主要聚落聚集在海岸山脈一側。車站正在進行改建工程。
富里鄉農會展售中心暨碾米廠
富里鄉農會以特別香、Q、軟的富麗米(高雄139號)為主角,搭配新鮮時蔬製成便當,價格經濟、內容實在又美味。南邊15公頃的農田在冬季時變身五彩繽紛的花海,十分美麗。
花東縱谷間的各鄉鎮自吉安、壽豐、鳳林、光復、瑞穗、玉里以及鹿野、關山、池上等鄉鎮的主要聚落皆位在中央山脈一側;唯獨行經富里時,因河道偏西,聚落才聚集在海岸山脈一側。普悠瑪號沿秀姑巒溪南下至盛產稻米的富里,平凡的景象呈現了縱谷生活最自然的一面。
4.蛻變‧電力機車頭牽引復興號車廂行經客城橋
花蓮縣‧玉里鎮‧客城橋
玉里車站南方不遠處的兩座紅色拱形鋼樑橋,行經客家人最密集的客城地區,故名為客城一號及二號橋。橋下的農田景觀隨著四季流轉呈現不同的縱谷美景。
南安瀑布 瓦拉米步道
經過客城橋,沿台30線公路12公里處後,50公尺高的南安瀑布自一旁山壁直洩而下。再往前4公里,行走瓦拉米古道上,沿途植被多為低海拔闊葉林,可體驗原始山林的風貌。
農田收割後,農夫通常會把綠肥打入土壤中滋養土質,然後在田中放水,讓土壤鬆軟潮濕以利秧苗生長。農田放水後的倒影也成為有趣的取景方式,當列車通過客城橋,從遠處看就好像兩部火車同時通過。這是我第一次嘗試拍倒影,是個很有趣的拍照經驗。
5.懷舊‧柴電機車牽引莒光號行經東里車站
花蓮縣‧富里鄉‧東里車站
擁有三層樓高的月台,自月台上俯瞰縱谷阡陌田野的獨特景觀。偌大的車站站體與玉富自行車道旁的的東里舊站相呼應,成為兩站間「最美麗又最遙遠」的距離。
東里社區
舊名「大庄」,意為該地區最大的聚落。農田散佈在縱谷平原間,形成美麗的田野景觀。周邊有派出所前的百年鐵樹、歷史悠久的東里輾米廠及列為三級古蹟的邱家古厝。
東里車站是我心目中少數具有療癒系的車站之一,站在車站月台上,就能俯瞰縱谷間綿延不絕的農田,波浪造型的月台屋頂也十分可愛。東里新站離聚落有一段距離,致使搭車人數不高,卻也讓車站融入縱谷的景觀,山脈與天空相連,景緻融為一體。
6.懷舊‧柴電機車牽引觀光列車行經海端車站
台東縣‧關山鎮‧海端車站
池上與關山間的無人小站,位於新武呂溪南岸,鐵路弧形彎道南端。海端鄉的行政機構皆在附近,車站業務清淡,仍是服務周邊聚落及南橫沿線居民通勤需求的重要據點。
德高社區
社區農田大多種植水稻。因日據時期部落遷移,人口為阿美族、客、閩混居社區,其中一半以上為客家人。東與池上鄉相隔卑南大溪兩岸,西以昔日番界與海端鄉毗鄰。
自從電線桿入侵花東線後,這裡的景觀就已經踏上蛻變的開始。無止盡的電桿架設在一旁,當時的花東還無法適應如此突兀的景觀,但終究難以抵達進步的歷史洪流。在這裡,能聽柴電機車轟隆隆聲音的機會已經少了很多。
7.懷舊‧白鐵仔(DR2700型)行經大禹農田
花蓮縣‧玉里‧大禹
大禹里因以前豐坪溪、卓溪、秀姑巒溪常氾濫成災,經整治後為紀念大禹治水的精神便命名之,車站名也配合改為大禹。車站雖已廢站,社區仍會定時整理與美化車站環境。
大禹社區
區民分為大禹及酸柑兩聚落,由鐵公路貫穿其中。車站周邊設置公園、導覽及文史館。火車與社區歷史密不可分,列車雖過站不停,這裡依舊充滿執著情感的大禹精神。
豐收的季節是蛻變,也是感傷。鄉間田野的普通車、隨風搖曳的稻浪與簡單的構圖,有著濃厚的日本鐵道味道。那段開窗吹吹風的日子,你還記得嗎?後方的電線桿,也預告白鐵仔功成身退的日子的到來。如今後山景色依舊,人事已非。
8.懷舊‧白鐵仔(DR2700型)行經鹿野溪
台東縣‧鹿野‧鹿野溪
與鹿寮溪同為卑南溪水系的主要支流之一;而卑南溪流域發源於中央山脈卑南主峰,流域包括海端鄉、池上鄉、鹿野鄉、延平鄉、卑南鄉與台東市,最後在台東市注入太平洋。
巴拉雅拜部落(和平社區)
阿美族的原住民部落。因交通便利,早期各族群在此聚集交換物資;成為鹿野地區人口最早聚集的地方。社區內因人口少沒有公車繞道停靠,反而常看到到火車呼嘯而過。
在鹿野市區南方不遠處的小部落,黝黑色肌膚的小朋友們在鄉間小路上玩耍,社區生活自成一格,安居樂業。走在鹿野溪畔的堤防上,金黃夕照染紅了都蘭山脈,普快車準備載著通勤的學子們返家,老舊的車身下映照出許多歷史的痕跡。
明信片實體拍攝
正面示意
1.蛻變‧普悠瑪號行經客城橋
2.蛻變‧彩繪普悠瑪號行經東竹車站
3.蛻變‧普悠瑪號行經富里車站
4.蛻變‧電力機車頭牽引復興號車廂行經客城橋
5.懷舊‧柴電機車牽引莒光號行經東里車站
6.懷舊‧柴電機車牽引觀光列車行經海端車站
7.懷舊‧白鐵仔(DR2700型)行經大禹農田
8.懷舊‧白鐵仔(DR2700型)行經鹿野溪
背面示意(蛻變‧普悠瑪號行經客城橋)
明信片全套包裝,附有小紙條並註明編號。
期待這份喜悅與你分享!
另外在網路PTT Taiwan319板與postcrossing板也會有撒片及交換明信片的活動!
您可以參考以前的鐵道明信片:
【追火車】103年度鐵道明信片(http://taipei11827.pixnet.net/blog/post/38903959)
【追火車】102年度鐵道明信片(http://taipei11827.pixnet.net/blog/post/35601507)
【乘著火車去旅行】101年度鐵道明信片(http://taipei11827.pixnet.net/blog/post/35601505)
Facebook粉絲團
點點的旅行微風往事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DIANRAILTRAVEL
繼續閱讀-鐵道明信片
【追火車】103年度鐵道明信片
http://taipei11827.pixnet.net/blog/post/38903959
侯硐(猴硐)貓旅行2013明信片
http://taipei11827.pixnet.net/blog/post/38829965
【追火車】102年度鐵道明信片
http://taipei11827.pixnet.net/blog/post/35601507
【乘著火車去旅行】101年度鐵道明信片
http://taipei11827.pixnet.net/blog/post/35601505
留言列表